毁于抗战期间的武昌琴园究竟是什么模样,少有影像资料存世。近日,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《武大老照片》一书,披露了一张琴园老照片,让人们得见昔日琴园“芳容”。
《武大老照片》由著名学者冯天瑜和武汉市“布衣参事”陈勇编辑,从上世纪初创建的湖北方言学堂、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,到1938年前珞珈山时期共辑录了400多张珍贵历史照片。其中不少老照片系首次公开披露。
陈勇介绍,琴园老照片出自1923年的“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同学录”。照片说明中写道:“1923年植树节,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校友会会员从第三棉业试验场植树归来,游览琴园。”照片内容为二三十位校友围在琴园内的一座石拱桥上留影。照片中,石拱桥后面的假山及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回廊建筑非常清晰。
据史料记载,位于沙湖湖畔的琴园由清末湖北道员任桐于1916年仿《红楼梦》中大观园修建,是中国第一座带有“现代特征”的游乐公园。任桐字琴父,这座公园因此被叫做“琴园”。琴园是私家园林,也对公众开放,当时的规模超过苏州四大名园之首的拙政园。1938年日军侵占武汉,强行将琴园作为兵营。琴园内建筑全部被毁,大量文物被抢掠一空,变得一片荒芜。
据了解,新琴园以任桐构筑的老琴园为历史主线,目前恢复昔日“沙湖十景”中的四景。沙湖公园负责人介绍,关于老琴园的记载多见于文献史料和手绘图,少见清晰影像资料,为老琴园的研究和新琴园的建设带来难度。这张琴园老照片显得极为珍贵。(记者蒋太旭 通讯员邓樱)
(本文来源:长江日报 编辑:李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