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植物名称:南天竺(Nandina domestica)
科属:小檗科南天竺属
形态特征:常绿灌木,丛生状。干直立,分枝少,叶对生,2~3回奇数羽状复叶,小叶椭圆状披针形,深绿色冬季常变红色。花白色而小,为大型圆锥花序顶生,5~7月开放。茎干直立,少分枝而多丛生;枝叶疏密有致,初夏繁花枝枝,挺立于秀叶之上;秋冬叶色红艳,果红色球形,11月成熟
生活习性:多生于湿润的沟谷旁、疏林下或灌丛中,为钙质土壤指示植物。喜温暖多湿及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。能耐微碱性土壤。花期5-7月。野生于疏林及灌木丛中,也多栽于庭园。喜温暖湿润气候,不耐寒也不耐旱。喜光,耐阴,强光下叶色变红。适宜含腐殖质的沙壤土生长。
南天竺文化:
南天竹枝干挺拔如竹,羽叶开展而秀美,秋冬时节转为红色,异常绚丽,穗状果序上红果累累,鲜艳夺目。宋代杨巽斋诗云:“花发朱明雨后天,结成红颗更轻圆,人间热恼谁医得,只要轻香净业缘。”形容夏日雨后盛开的小白花,枝头结满可爱的小圆果,使人忘却了夏日酷暑,小花的馨香解除了烦恼,带来了快乐。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
1.《竹谱详录》:蓝田竹,在处有之,人家喜栽花圃中。本身上生小枝,叶叶相对而颇类竹。春花穗生,色白微 红,结子如豌豆,正碧色,至冬色惭变如红宝颗,圆正可爱,腊后始雕。世传以为子碧如玉,取蓝田种玉之 义,故名。或云,此本是南天笠国来,自为南天竺,人讹为蓝田竺。
2.《纲目拾遗》:南天竹子,白色者名为玉珊瑚。